在人類追求美食的原始慾望驅使下,加上數百年的經驗累積,咖啡的風味與品質有了很好的評鑑基礎。
反思農業生產卻很容易被商業思維帶往單一面向的生產模式,很慶幸地開始有人注意到這個現象背後的潛在危機,並開始著手思考另一種友善環境的永續生產模式。只是這麼多的標籤所代表的實際意涵,我們卻往往直接選擇相信而懶得認識他們。
以下是我們整理過後的幾種認證制度。
雨林聯盟認證
Rain Forest Alliance
這個標誌在這幾年某些架上商業產品上都常常見到,它叫做雨林聯盟認證。
雨林聯盟成立於1987年,目標在於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轉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商業慣例和消費者行為確保可持續的生計。範圍涵蓋了可持續性農業、林業、旅遊業、應對氣候變遷、環境教育、金融可持續發展等大項,而咖啡為可持續農業項目中的一項。
為了更清楚他們的發展方向,以下中譯節錄自官方網站。
可持續農業
農業擴張造成全球70%的森林砍伐,是熱帶雨林的最大威脅。在這些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農場經常負責水土流失,水體污染和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破壞。雨林聯盟認證,鼓勵農民種植可持續管理作物。因為我們的認證體系是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環境保護,社會公平和經濟可行性。1995年以來,雨林聯盟已經通過在提高產量和保障土地的健康後代的方法訓練他們加強了咖啡農的位置。所有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全球策略,以確保長期的農場社區的福利,以及森林和野生動物在我們賴以生存的一部分。
支持農民和社區
雨林聯盟與咖啡農工程,是為了改善咖啡農的生計和健康及其社區福利。雨林聯盟認證針對年度審計嚴格的標準有詳細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標準。這些標準旨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給農民帶來經濟利益,並促進對工人和當地社區文化的尊重。雨林聯盟認證也增進了生活品質,工人的工作條件,性別平等和在農場社區兒童的教育機會。
保護土地與河流
在認證農場裡,咖啡與自然和諧的生長。重視土壤健康,航道保護,垃圾減少或循環利用,野生動物和候鳥棲地保護。此外,數百名與我們合作的農場都採用氣候智能型技術來固碳。最重要的是,農村社區學習保護自己自然資源的重要性。
提高收入
雖然全球咖啡產業每年產值極高,但絕大多數咖啡農的收益卻是微薄。許多農民最終不是得放棄他們的土地就是透過清除土地破壞森林和棲地來進行生產。雨林聯盟認證要逆轉這種惡性循環。獨立研究證明,農民可以使用可持續方式增加產量,並通過更有效的農場管理實現成本節約。獲得認證還幫助農民開拓新市場,協商更好的價格來交易,他們可以用它來建立一個更安全美好的未來。
美國農業部有機認證
USDA Organic Certificate
USDA為美國官方的有機標章。美國各州除了依美國農業部制定之National Organic Program (NOP)國家有機法規為標準有各個認證機構外,產品之有機成分凡超過70%才能得到認證,95%以上皆才可在包裝上標有USDA ORGANIC字樣之有機認證標章。
美國依據農業部制訂的”美國國家有機管理標準法”所訂定之管理法規(NOP)為依循標準,在2002年10月開始,全面強制執行,為確保美國人民在市場上能確 實買到有保障的真品有機產品,所有在美國國內市面上流通的有機商品(含國外進口有機商品)皆必須經申請美國有機國家認證標章通過,才能標示以有機商品販售並必須於外包裝上載有清楚知該認證標章。
官方網頁:http://www.ams.usda.gov/nop
OCIA 國際有機作物促進協會認證
Organic Crop Improvement Association Certificate
官方網頁:https://www.ocia.org
ECOCERT有機認證
Ecocert(或簡稱ECO):歐盟有機認證機構之一,1991年成立於法國,為歐洲最具代表性與權威性之有機農業認證機構。
大致上其認證需求有:
· 在完成品中必須至少5 % 原料採用來自控管性有機栽培。
· 至少50 % 之植物性原料必需來自控管性有機栽種,對於這認証的一個較高階級還有更嚴格的條件,他們要求95 % 的植物部份來自控管性有機栽培。
· 使用之動物性原料只來自活體動物,如牛奶、蜂蠟。
· 放棄以產品進行動物測試。
· 放棄基因改造之植物和動物原科。
· 放棄幅射照射法進行使用原料和產品之消毒殺菌。
又細分為以下兩種認證:
1. ECOCERT F-32600 AB認證:比前述更嚴格之認證,簡稱AB認證,針對有機農場實施更完整的連線管理,顧生產的農產品更有保障。
2. ECOCERT F-326000認證:為ECO最嚴格的認證標準,商品須註明所含有機成分之百分比,所以除非擁有最高品質製程與生產單位,一般商品並不會刻意追求此一標準證明。
官方網頁:http://www.ecocert.com/
鳥類友善咖啡
Bird Friendly Coffee

大致上其認證需求有:
· 在完成品中必須至少5 % 原料採用來自控管性有機栽培。
· 至少50 % 之植物性原料必需來自控管性有機栽種,對於這認証的一個較高階級還有更嚴格的條件,他們要求95 % 的植物部份來自控管性有機栽培。
· 使用之動物性原料只來自活體動物,如牛奶、蜂蠟。
· 放棄以產品進行動物測試。
· 放棄基因改造之植物和動物原科。
· 放棄幅射照射法進行使用原料和產品之消毒殺菌。
又細分為以下兩種認證:
1. ECOCERT F-32600 AB認證:比前述更嚴格之認證,簡稱AB認證,針對有機農場實施更完整的連線管理,顧生產的農產品更有保障。
2. ECOCERT F-326000認證:為ECO最嚴格的認證標準,商品須註明所含有機成分之百分比,所以除非擁有最高品質製程與生產單位,一般商品並不會刻意追求此一標準證明。
官方網頁:http://www.ecocert.com/
鳥類友善咖啡
Bird Friendly Coffee

在大規模閥林種植咖啡的趨勢下,我們必須保護熱帶雨林以保留甚至恢復已經頹圮的生態系統。每一杯你喝下的鳥類友善認證咖啡都在鼓勵每一位農夫以遮蔭方式種植,對生物對你我都是友好的。
該認證制度是由位於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的史密森候鳥中心(SMBC)所建立,鳥類友好的標準是套嚴格的第三方環保標準。經過認證的咖啡可以加註這樣的標籤。
然而,這些額外的標準需求最少40%的遮蔭覆蓋率,也造就組成森林冠層的多樣性和大小的等優點。這些標準確保了各種生物棲地。生物學家調查發現一片具有遮蔭的咖啡園其生物多樣性幾乎與未開發森林差不多。
在許多情況下,鳥類友善認證的難處並不是符合SMBC的要求,而是獲得有機認證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花費,在種植者得到任何回報之前就需要多年的努力和花費。
2007年,SMBC改變了規則使咖啡農場的鳥友好認證可以維持三年。SMBC合理地指出,森林覆蓋面積在一年內的變化率極少,減少檢查的次數是為了幫助農民控制成本。不過即使如此,農場還必須每年通過有機認證。
對於消費者而言,還有一個缺點就是鳥類友善認證的咖啡很難取得。
SMBC在許多國家設有檢驗代表處,欲申請認證的生產者必須排程付費進行檢驗認證。
SMBC要求生產必須先符合有機產品認證要求,這意味著一個健康的土壤管理和應用無害農藥。然後再滿足其他的附加條件,確保他們保有一定的森林覆蓋率以提供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也就是說鳥類友善咖啡提供了有機咖啡所有的環境效益。
SMBC要求生產必須先符合有機產品認證要求,這意味著一個健康的土壤管理和應用無害農藥。然後再滿足其他的附加條件,確保他們保有一定的森林覆蓋率以提供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也就是說鳥類友善咖啡提供了有機咖啡所有的環境效益。
然而,這些額外的標準需求最少40%的遮蔭覆蓋率,也造就組成森林冠層的多樣性和大小的等優點。這些標準確保了各種生物棲地。生物學家調查發現一片具有遮蔭的咖啡園其生物多樣性幾乎與未開發森林差不多。
在許多情況下,鳥類友善認證的難處並不是符合SMBC的要求,而是獲得有機認證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花費,在種植者得到任何回報之前就需要多年的努力和花費。
2007年,SMBC改變了規則使咖啡農場的鳥友好認證可以維持三年。SMBC合理地指出,森林覆蓋面積在一年內的變化率極少,減少檢查的次數是為了幫助農民控制成本。不過即使如此,農場還必須每年通過有機認證。
對於消費者而言,還有一個缺點就是鳥類友善認證的咖啡很難取得。
官方網頁
Bird Friendly Coffee by Smithsonian Migratory Bird Center
公平交易咖啡
Fair Trade Coffee
仔細攤開世界地圖,不難發現咖啡產區集中於開發較落後的國家,而咖啡高度消費區卻多是已開發或高度開發國家。從殖民時代到現今的全球化,咖啡成為跨國集團企業掌控的期貨,造就了窮人生產富人享受的不合理消費模式,公平交易便是試圖在這個架構中為生產國爭取更多合理報酬的交易模式。
一套公平貿易標準在一群有心人士奔走下誕生,以下資料取自台灣公平貿易協會。
基本上來說,公平貿易咖啡遵守以下原則
友善小農:公平貿易對咖啡小農承諾提供一個能維持生計與永續經營的「保證收購價格」,這個價格能讓農民免除價格波動的傷害與保持生存尊嚴,同時可利用社區發展基金,改善當地社區水電、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
友善環境:加入公平貿易組織的農人與工人也被鼓勵使用永續的生產方式、尊重自然環境,因此在公平貿易所認證的咖啡中,接近85%也是對環境與工人健康較有益的有機咖啡。
友善消費者:公平貿易以透明的管理方式與商業模式,建立一個負責任的商業網絡,讓消費者可以清楚追溯產品的來源。
除了上述之外,公平貿易咖啡還包含了兒童與婦女的社會人權,包括保障兒童接受教育的 權利,提升婦女的經濟與社會地位。
官方網頁:http://www.fairtrade.net/products/coffee.html
UTZ認證

和雨林聯盟一樣,這個標籤最近幾年正火紅,在某些商業品牌的咖啡、可可和茶葉商品上頭都可以見到。
UTZ 在馬雅語裡的意思是「好的」, 是一個以可持續性種植項目為目標的認證組織,其目標是打造一個以可持續性種植為基準的世界,使農民可以根據良好的農業規範進行生產,並且在尊重人與地球的前提下管理其農場並實現盈利。由第三認證機構來執行驗證考核程序,UTZ 的監管鏈標準所確立的準則和控管方法,可用來追蹤掌握 UTZ 認證產品,進而建立永續性訴求和使用 UTZ 標誌的公信力。
官方網頁:https://www.utz.org/
那麼多的認證制度的存在彷彿像是個守門員,不過從農民朋友的角度來看,又像是在眼前矗立著一道道的門,或許有人輕鬆就可以過門,不過仍舊有些小農必須付出他相當比例的報酬才能拿到這張小小的標籤。這種源於互信陷落的矛盾的現象在很多咖啡原鄉都很常見,我們站在友善農業的協助者的立場,總是希望有一天,大家不需要再靠這些小標籤來區分彼此。
公平交易咖啡
Fair Trade Coffee
仔細攤開世界地圖,不難發現咖啡產區集中於開發較落後的國家,而咖啡高度消費區卻多是已開發或高度開發國家。從殖民時代到現今的全球化,咖啡成為跨國集團企業掌控的期貨,造就了窮人生產富人享受的不合理消費模式,公平交易便是試圖在這個架構中為生產國爭取更多合理報酬的交易模式。
一套公平貿易標準在一群有心人士奔走下誕生,以下資料取自台灣公平貿易協會。
基本上來說,公平貿易咖啡遵守以下原則
友善小農:公平貿易對咖啡小農承諾提供一個能維持生計與永續經營的「保證收購價格」,這個價格能讓農民免除價格波動的傷害與保持生存尊嚴,同時可利用社區發展基金,改善當地社區水電、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
友善環境:加入公平貿易組織的農人與工人也被鼓勵使用永續的生產方式、尊重自然環境,因此在公平貿易所認證的咖啡中,接近85%也是對環境與工人健康較有益的有機咖啡。
友善消費者:公平貿易以透明的管理方式與商業模式,建立一個負責任的商業網絡,讓消費者可以清楚追溯產品的來源。
除了上述之外,公平貿易咖啡還包含了兒童與婦女的社會人權,包括保障兒童接受教育的 權利,提升婦女的經濟與社會地位。
官方網頁:http://www.fairtrade.net/products/coffee.html
UTZ認證

和雨林聯盟一樣,這個標籤最近幾年正火紅,在某些商業品牌的咖啡、可可和茶葉商品上頭都可以見到。
UTZ 在馬雅語裡的意思是「好的」, 是一個以可持續性種植項目為目標的認證組織,其目標是打造一個以可持續性種植為基準的世界,使農民可以根據良好的農業規範進行生產,並且在尊重人與地球的前提下管理其農場並實現盈利。由第三認證機構來執行驗證考核程序,UTZ 的監管鏈標準所確立的準則和控管方法,可用來追蹤掌握 UTZ 認證產品,進而建立永續性訴求和使用 UTZ 標誌的公信力。
官方網頁:https://www.utz.org/
那麼多的認證制度的存在彷彿像是個守門員,不過從農民朋友的角度來看,又像是在眼前矗立著一道道的門,或許有人輕鬆就可以過門,不過仍舊有些小農必須付出他相當比例的報酬才能拿到這張小小的標籤。這種源於互信陷落的矛盾的現象在很多咖啡原鄉都很常見,我們站在友善農業的協助者的立場,總是希望有一天,大家不需要再靠這些小標籤來區分彼此。
看完上述經過消化所整理的落落長說明,只能算是個開始。不過一個善念可以引領我們朝向好的方向,那就一起走吧!
謝謝這麼詳盡的說明,一次瞭解了各大認證制度的重點,非常實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