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蘇門答臘/佳悠曼特寧G1
產區:印尼蘇門答臘島 亞齊省 佳悠山區塔瓦湖周邊品種:Typica老樹種、Timtim、Ateng等
處理法:半水洗 (濕刨法)
海拔高度:1400~1600m
有機認證:原為荷蘭Control Union有機認證,目前所供應之2016年批次因原產地家族內部因素延宕認證申請,故暫時改以友善環境栽種稱之。
一切就從曼特寧開始說起,事實上在國際咖啡市場上並沒有曼特寧這個地名的存在,傳言曼特寧指的是蘇門答臘島上一支原住民的族名,雖然找不到可靠文獻佐證,但推論應該跟Batak原住民族相關 [Wiki Link]。日治時期日式咖啡文化也在台灣生根,而比較重烘焙帶濃醇苦香的曼特寧咖啡也逐漸成為台灣人對咖啡的第一印象。
蘇門達臘島西北端的佳悠山脈(GAYO)地質屬肥沃之火山灰層,位於赤道旁的熱帶雨林型氣候使咖啡得以在1400~1600M的海拔高度下,還能在溫暖濕熱的環境下孕育茁壯。
![]() |
Lut Tawar 塔瓦湖周邊地貌 |
佳悠山區塔瓦湖周邊環境天然、薄霧繚繞,咖啡與許多當地原生樹種(肉桂,丁香,酪梨樹、香蕉樹、木瓜樹、波蘿蜜等)混種,適當的林蔭避免咖啡果實受過多日照而縮短成熟期使質地鬆散。如此環境同時也提供了松鼠、蜥蜴、鳥禽及各類昆蟲理想的棲所。除了火山地質提供了豐富的微量元素,小農另以天然有機堆肥維持土壤的肥度,原生多樣化的栽種環境也保持土壤裡的水份。
風味描述:草藥、林木沉香,堅果奶油香,焦糖甜,口中質感厚實,一般採中深烘焙凸顯前述特色。
亞齊特別行政區自1976年以來,因為地方的獨立運動,而陷入了長期的內亂紛擾之中,所有的經濟活動與發展也因此連帶受到限制。2004年底的海嘯,造成了驚人的破壞與傷亡,但也意外吹熄了這場戰火。此後,原本因為戰亂而荒蕪的咖啡園,再現生氣,甚至亞齊省取代了蘇北省成為蘇門答臘最大產區。
部分有心的台商,除了協助將友善土地的咖啡持續的向外行銷,也在當地建議輔導興建後製處理專用棚室,減少潮濕氣候對後製的干擾,有效提昇後製水準。年復一年下來,阿拉比卡曼特寧的風味越來越細緻純淨,少了些過往瑕疵的泥土味,有些微產區的豆種採取淺烘焙甚至風味更勝世界其他優秀莊園。
資料來源: 生豆供應商、精品咖啡學(韓懷宗著)
0 comments :
張貼留言